中教数据库 > 文艺评论 > 文章详情

“微时代”的器物审美与批评

更新时间:2023-05-28

【摘要】2018年,以我国文物珍品为题材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档播出,并在各移动终端获得数以亿计的重复播放,其好评度不亚于英国BBC制作的经典大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完成的国家涵养工程,这部每集5分钟的文物"微纪录片"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以及五十余处考古遗址,从我国海量的珍贵文物中精选100件精品作为"主角",让国宝"开口"讲述自身传奇,"人头壶""陶鹰鼎"等都成为文物网红,观众通过这些视频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丰厚与多彩。《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使得微视频的器物审美传播模式受到了热烈追捧,开播短短一个月,央视的网视频播放达8329万次,独立访问人数达5981万,海外社交平台浏览量约100万次,独立访问用户60万人;在哔哩哔哩网站(Bilibili,B站)上的播放量达到了273.9万次,弹幕达到了惊人的5万多条!①同时,央视纪录频道在新浪微博开设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话题阅读量突破1.1亿次。《如果国宝会说话》也催生了类似的器物审美类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也都获得了极佳的口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节假日或日常闲暇,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微媒体"进行线上博物馆器物审美或者通过线上营销而走进博物馆开始成为广大民众进行文化消费和休闲的重要选择。中国有着漫长的器物审美的历史,蕴藏丰富、历史绵远的器物审美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的生活维度和实践品格的重要呈现。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微媒体进行器物审美(微审美)②开始成为器物美学新的发展趋势,也成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新视域。

【关键词】

106 2页 免费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

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

0/500
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中教立场
相关文献

推荐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